杨花《摘玄方》),柳椹《岣嵝神书》),柳蕊(《纲目拾遗》)。
柳花
扫一扫,手机浏览
-
-
微信分享
- 更新时间:2022-01-28
异名:
柳花的功效作用:
祛风利湿,止血散瘀。主治风水,黄疸,咳血,吐血,便血,血淋,经闭,疮疥,齿痛。 1.《本经》:“主风水,黄疸,面热黑。 2.《别录》:“主痂疥,恶疮,金疮。” 3.《药性论》:“主止血。治湿痹四肢挛急,膝痛。” 4.《品汇精要》:“主齿痛。” 5.《滇南本草图说》:“治吐血,咯血,咳血,唾血,下血,血淋,一切血症。” 中药材柳花
柳花的用法用量:
内服:煎汤,6~12g;或研末,3~6g;或捣汁。外用:烧存性,研末撒。
柳花的宜忌:
柳花的选方:
1.治热郁小水不通 柳花,煎汤饮之。(《本草汇言》) 2.治走马牙疳杨花烧存性,人香少许。搽。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》)柳花
柳花的基原:
为杨柳科柳属植物垂柳 Salix babylonica L、的花序。
柳花的原植物:
参见“柳枝”条。
柳花的采收加工:
春季花初开放时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柳花的药性:
苦,寒。 1.《本经》:“苦,寒。” 2.《药性论》:“苦。” 3.《品汇精要》“味苦,性寒,泄。味厚于气,阴也。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