豺肉
扫一扫,手机浏览
-
-
微信分享
- 更新时间:2022-06-12
异名:
豺肉的功效作用:
补虚消积,散瘀消肿。主治虚劳体弱,食积,跌打瘀肿,痔瘘。 1.《宝庆本草折衷》:“肠风痔痿者,煮而食。” 2.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“散瘀血,理跌打,酒服。” 3.《医林纂要》:“补虚劳,攻坚积,长气力,消骨鲠。” 中药材豺肉
豺肉的用法用量:
内服:煮食,适量。
豺肉的宜忌:
《食疗本草》:“损人神情,消人脂肉。”
豺肉的选方:
豺肉的基原:
为犬科豺属动物豺的肉。
豺肉的原植物:
豺 Cuon alpinus Pallas 又名:豺狗(《埤雅》),红狼《中国经济动物志》)。 形似狼而短小,头部较宽而吻较短,体重 15~20kg,体长85~130cm。四肢较短,尾长略小于体长之半。耳端圆钝。乳头 6~7 对。尾毛较长。通常全身毛色红棕色,或近灰棕色而杂以黑毛。头部、颈部、肩部及背部色调较重,并杂有黑色毛尖的针毛,腹面呈浅灰色.棕色或棕白色,口角部位及喉部也近于棕白色。四肢前 面深棕褐色,内侧白 豺 色或淡灰色。尾端 几近黑色,形成黑尾尖。夏季毛短而色深,红棕色尤显深重。栖息于山地、丘陵、森林等处。耐热耐寒,群居性,具猎食中型兽类之特性。分布于河北、吉林、黑龙江、江苏、福建、广西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、新疆等地。 本动物的皮(豺皮)亦供药用,另设专条。本品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,禁止滥捕。
豺肉的采收加工:
豺肉的药性:
甘、酸,温。 1.《食疗本草》:“酸。” 2.《纲目》:“酸,热,有毒。” 3.《医林纂要》:“甘、苦、酸,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