菥蓂子
扫一扫,手机浏览
-
-
微信分享
- 更新时间:2021-05-03
异名:
菥蓂子的功效作用:
明目,祛风湿。主治目赤肿痛,障翳胬肉,迎风流泪,风湿痹痛。 1.《本经》:“主明目,目痛泪出,除痹,补五脏,益精光,久服轻身不老。” 2.《别录》:“疗心腹腰痛。” 3.《药性论》:“治肝家积聚,眼目赤肿。” 4.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“祛风除湿,和胃止痛。主治风湿性关节炎,腰痛,急性结膜炎,胃痛,肝炎。” 中药材菥蓂子
菥蓂子的用法用量:
内服:煎汤,5~15g。
菥蓂子的宜忌:
《本草经集注》:“恶干姜、苦参。”
菥蓂子的选方:
治眼热痛,泪不止:菥蓂子捣筛为末,欲卧,以铜箸点眼中,当有热泪及恶物出,并去胬肉,可三四十夜点之。(《海上集验方》)菥蓂子
菥蓂子的基原:
为十字花科遏蓝菜属植物菥蓂Thlaspi arvense L.的种子。
菥蓂子的原植物:
参见“菥蓂”条。
菥蓂子的采收加工:
5~7月果实成熟时,割取全株,打下种子,晒干,扬净。
菥蓂子的药性:
辛微温。归肝经。 1.《本经》:“味辛,微温。” 2.《别录》:“无毒。” 3.《新修本草》:“其味甘而不辛也。”